近日,受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FM107.3 AM1026)节目组邀请,启德教育集团留学事业部副总经理郭蓓老师和主持人张铮共同为北京的听众盘点了2016年中国留学市场的关键词,并为2017年冲击名校的学生们给出了中肯建议。
2016年留学关键词:低龄、非商科、新政多、留学需求下沉
主持人:请您用几个关健词来盘点一下2016年的留学市场。
郭蓓: 2016年真的是变化非常大的一年,也让我们对2017年的变化有很多期待。首先冒进我脑子里的关键词是“低龄化”,低龄化这个关健词在持续延续着过去五年的低龄化趋势,2016年这个趋势在不断的增强。
另外一个关健词是“非商科”。对除了商科以外的这些专业,无论是在就业市场上还是大学所希望录取的学生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现象在不断改变中国留学市场对于留学专业选择的认知和认识。
另外我还想到的是“新政变化多”,因为海外整个政治局势,经济局势的不断变化,各国出台不同的留学的政策,来吸引中国的留学生。
最后一个我想到的关健词,就是“下沉”,中国学生的留学需求在不断下沉到三线到四线的城市。
低龄化进入 75后和00后时代
主持人:以前我们也说到低龄化,好像大家传统意义上就是大家到国外读个高中,甚至在读本科的时候也称之为叫低龄化。那现在真正低低到什么程度?
郭蓓:在2016年我们会发现四年级、五年级的家长已经开始在思考和咨询,“孩子未来应该是在小学毕业直接念中学,还是应该等到在国内读完初高中以后,我现在就开始准备”。所以我觉得这种低龄化已经是渗透到了小学阶段。
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家长在孩子五六年级,已经开始咨询,并且成为我们的客户,准备孩子在十年以后,八年以后,申请出国读本科,非常长远的规划。
这个意识觉醒也跟我们现在留学家庭父母的年龄段有关系。现在我们的留学家庭的主体到2016年以后已经迈入75后和80后,这群家庭其实是独生子女,知识水平和学历文化水平,选择和意识,跟65后和70-75之间的这群父母的还是不太一样的,而且这些家庭中的父母有海外留学的经历的比例更高。
什么时候出国好?两条标准来评估!
主持人:低龄留学的孩子究竟什么时候出国留学更好?
郭蓓:这也是家长问的最频繁的一个问题,我自己本人也是一个老留学生,当年出国的时候是16岁。我拿我现在所看到的孩子和父母的期望值与我自己当年出国的时候做一个对比。我会发现有一个差异,这也成为后来我给留学家庭建议的初衷。
第一个最好的判断标准就是看,来咨询的时候,家长和孩子谁更有热情。第二个判断标准,孩子是否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这个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判断,比如离开父母参加一个夏令营,甚至到海外参加一个学游。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会反馈他的体验,会告诉父母,他如何能够冲破这些文化方面的挑战,文化上的冲击,最后能够克服一些生活自理上的难关。是否能够具有这样一个自我意识:我要独立起来。
这两点如果都能够打钩的话,我觉得这个家庭已经可以考虑送孩子出国留学了。具体地说到某一个年龄段,是16岁吗,是17岁吗?我认为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年龄段的标准。
非商科:留学专业选择多元化
主持人:以前很多中国孩子到海外留学选择商科,现在商科不是热门了吗?
郭蓓:商科依旧非常热门。但是现在无论是海外的学校,还有包括企事业单位,在招募学生的过程中,也会越来越希望能够丰富个人才的背景。所以我们会看到像一些澳洲的一些院校,已经高举的一个旗帜:我要理工科的学生,我要艺术和设计类的学生,我要传媒方面的学生,并且针对商科学生有些院校已经开始提前把申请的截至日期提的很早。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留学家庭和留学市场来说可谓一个预警信号,商科申请和就业的竞争都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激烈。
另一组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将近400万国际学生的大市场当中,读理工科学生的人数首次在2016年超过了商科,这个数据其实也可以反应出商科之外的其他的专业人气程度和就业前景。
主持人:那么除了商科之外,现在中国的留学生更喜欢选择一些什么样的专业?
郭蓓:我们会看到最近几年设计类的、艺术类、传媒类,电影类专业等职业性专业开始 受欢迎。另外我们也发现,很多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已经开始从高端职业培训类学校的学生招生阶段开展尝试。
今年启德与云南一所职业学院合作,将中德大众专项培训项目带到了云南,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可以在德国大众接受制造实践培训。同时,在三年半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在德国工作3年的职业培训结束后,合格的学生还可以继续在德国工作,当然,这个课程对德语能力也是有要求的。
这种现象也让我们看到,未来的市场有更多的选手进来,他们会在这个市场里面创造出非常丰富多彩不同种专业的课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理性化地正视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专业。
17年高考学生可以寻求双保险
主持人:很多的家长都会做两手的准备,而且有可能会先压国内的高考,一旦高考不成功,或者录取的院校和专业不满意,会尽快转向海外院校。对于这一部分寻求高考留学双保险的学生和家长,是不是申请名校到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郭蓓:除非再多等一年。基本上美国的名校是完全不可能的,所需要前期准备太多,因为有美国的高考SAT或者ACT,甚至需要去修AP课程。但是再多一年时间,其实也会非常地尴尬。所以如果是希望两手准备的家庭,恐怕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主持人:有没有曲线救国的方法?比如说我们先读个社区学院,因为我们都知道像加州的系统当中有很好的升学的这种政策的,这样可不可以?
郭蓓:完全可以,最近五年多的时间里面,在中国尤其是在南方的城市,社区学院非常有人气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是可以利用美国的转学机制。其实不只美国,加拿大也有转学的机制。应该说北美地区对转学这个现象是非常地支持和认可的。
奥巴马本人就是转学的,奥巴马当年念了两年文理学院,之后转学到哥大。而且这个转学的经历,美国有一个统计数据,25%以上的美国大学生事实上是尝试过转学的。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讲这的确是一个捷径。加州从社区学员,转到加州公立系统这个政策其实延续的很长的时间,中国学生可以去尝试。
但是我还是会需要提醒一下大家,不是说有这个捷径,就是所有人最后都能够顺利地申请到加州伯克利的,而是你是否能够在社区学院中,依旧坚持自己的学习习惯,依旧可以非常目标导向地完成自己前两年的学业,修到必要的学分并且以比较好的成绩,最后符合条件,申入到加州的名校里面。
17年寄语 :规划先行
主持人:最后,我们再请郭蓓老师用几个关键点词,做一个2017年的展望。
郭蓓:我希望各个留学家庭能够从单纯的咨询,到真正为学生的规划。这个规划不只规划一个留学这么简单,而是能够规划到孩子未来就业。这个主题我们谈了很多年,但我们发现,大部分的留学家庭并没有转换意识,依旧认为,一个学历能够通向一份很好的工作,其实并不是这样。
大部分父母都是希望孩子留学之后能够获得一份很好的职业,自己梦想的职业,但是在构建这个理想的职业道路的过程中,学历只是其中一部分;工作经历、实习经历是另外一部分;最后的是获得自己独立能力、综合能力提升的精神,这才是三者和二为一,成为规划当中三个最大的亮点,帮助孩子不仅能够成功留学,还能够实现留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