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这是食品业内人士的共识。但是,由于食品安全与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而与食品添加剂相关的负面说法却经常在朋友圈转发,不断刺激着公众日益敏感的神经。那么,食品添加剂到底安全吗?
“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有利于行业发展和百姓生活。”近日,北京工商大学校长、食品添加剂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在央视一套《开讲啦》栏目中表示,食品添加剂必须要按照国家标准来使用,不能超范围,不能超量。
孙宝国校长是我国食品科学领域仅有的三位院士之一,更是我国食品香料领域唯一一位工程院院士。我们现在吃到的很多食品的“香味”,比如辣条,都来自孙宝国的科研成果。作为这一领域的学者,孙宝国认为自己有责任为公众普及食品添加剂的科学知识,消除不必要的误会。
“超标是我们最需要警惕的。”孙宝国表示,迄今为止国内的所有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件是合理、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食品添加剂不是用来直接吃、直接喝的,它是辅料。只要根据法定的国家标准添加,都是不会出问题的。
针对“一包辣条含有20多种添加剂”、“一包泡面含有25种添加剂”等传言,孙宝国院士表示,国家法定的最高标准有充分的余量,正常情况下是百倍以上的系数,来确保安全,所以只要不超标,无需担心累加过量的问题。
此前,针对此类传言,此前已有众多专家多次辟谣。比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助理研究员王华丽表示:“虽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允许使用22大类食品添加剂,但是考虑到工艺的必要性和成本因素,这些食品添加剂不可能也不需要同时添加,例如已经使用β—胡萝卜素,就没有必要使用同一功能的着色剂如核黄素。”
实际上,让朋友圈惶恐不安的“食品添加剂”,我们今天能吃得上,要感谢很多国内行业工作者历尽艰辛的研发。例如孙宝国院士的量大发明呋喃(2-甲基-3-巯基)和甲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分别代号030和719。在今天国内的很多食品领域,例如辣条、肉类,这两种香料已经广泛应用。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孙宝国表示,在我国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前,美国人一家独大,在国际市场上售价高达200倍利润。一旦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就不会再被别人以200倍以上的利润来欺负。
如今,全世界已经只有美国国际香料公司跟我们国家的两家公司能生产肉味香精,而且在国际上主要用我们的香精。孙宝国表示,中国的香精制造讲究“味料同源”,用牛肉为原料做牛肉香精;用猪肉为原料做成猪肉香精;用海鲜为原料做海鲜香精,香味最地道。
另外,作为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与学生之间关系非常亲密,互动沟通畅通无阻。在央视现场,很多学生在提问时,居然亲昵地称他为“宝宝”、“宝宝校长”。为了提高学生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他还专门制定了“早睡、早起、早锻炼、早自习、早吃饭”的“五早”校规,并表示“如果大学四年养成这个习惯,一辈子都会受益”,叮嘱同学们一定要吃早饭,“把吃饭当成第一要务”。
在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针对公众舆论对食品添加剂存在的误解,孙宝国院士在《开讲啦》栏目中呼吁,我们每个人如果都能以一个客观公众的平常心来对待食品添加剂,不轻信,不传谣,那最终的结果,就是中国的食品品质比国外的还要好,舌尖上享受到了,健康上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