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可穿戴设备市场似乎瞬间进入到了一个沉闷期,智能手表冬天论此起彼伏。先有Apple Watch的销量大滑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Apple Watch同比暴跌71%,再有微软宣布Band 2手环之后不会再推出继任者,同时智能手表领域另一个代表性产品Moto 360也暂时不会再进行更新。显然在多方因素下,智能手表迎来了首个低潮期。
智能可穿戴设备 用户体验成核心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等产品的出现,智能可穿戴设备逐渐成为新的风口,厂商们自然也是蜂拥而至。然而时间过去了几年,智能穿戴设备不仅没有形成集群式规模发展,反而令智能手表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不得不说,种种迹象都表明智能穿戴设备的大爆发还没有到来,核心问题就出在用户体验上。
有业内专业人士分析认为,问题的根本在于它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比如,用户想要使用智能手表的话,就要频繁的充电,而以前使用的电子表和机械表则并不需要这样。所以说,智能手表这种对人行为习惯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用的普遍性。
据Gartner最新调查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用户在使用可穿戴设备一段时间后会感到无聊,进而选择弃用,其中智能手表弃用率为29%,健身类可穿戴设备弃用率为30%。因此,如何根据消费者需求做好产品定位、优化产品数据和功能,同时与物联网趋势、大数据紧密有效整合,是需要行业参与者认真思考并践行的重要问题。
智能可穿戴设备细化市场 健康领域或成焦点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工业、金融、医疗健康等传统产业相结合,将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的“生态融合”的全新定位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伴随数字健康的出现,政府率先大力推动数字健康的发展,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数字互联技术的推动下,人们所接受的医疗健康服务也将以数字化和个性化的方式呈现——互联,将“人”置于一切健康医疗解决方案的中心。一方面,把主动权逐步转移到消费者和患者手中,使人们能随时随地了解自己的体征数据,根据身体情况主动与专业健康医护人员交流,获得专业的健康指导和咨询,实现疾病预警,从而掌控自己的健康状况,为个人健康的有效管理和预防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另一方面,专业健康医护人员通过数字技术收集到消费者和患者更为全面、持续的身体数据指标,有利于做出更加个性化的医疗决策。
而在消费需求升级的大环境下,人们更多的关注健康并利用最新的智能技术管理健康已成为一种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知名机构腾讯ISUX用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智能可穿戴市场白皮书》,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需求急速增长,消费者最期待“健康监测”相关功能。
飞利浦健康智能手表,聚焦个人健康管理
“人们越来越需要个人健康管理,通过采取主动性的个人健康管理改变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预防疾病和提升健康状态。这是社会所鼓励的。而数字健康的发展能够帮助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飞利浦希望顺应这一趋势,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工具和动力,更好的管理自身健康。”基于日前发布的飞利浦健康智能手表,飞利浦全球个人健康解决方案事业单位负责人兼高级副总裁 Jorgen Behrens 先生提到。
根据Jorgen Behrens 先生的看法,“虽然可穿戴设备和联网的移动设备为实现持续的健康管理,提供了“物”与“数据”。 然而,数据本身并不是价值的全部。所以我们希望提供的不仅仅是监测的数据,更是通过专业健康指导改变日常生活方式,进而提升健康水平。”
按照现代循证医学关护的理念,监测数据只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飞利浦健康智能手表配备的包括飞利浦健康应用APP在内的飞利浦个人健康管理系统,使健康数据和智能系统进行互联。
“虽然改变一些固有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非常难,但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激励大家做出改变的动力之所在,通过一些小的行为变化再加一层人性化的科技手段让大家更好地做出生活行为的改变。”Jorgen Behrens 先生补充道。